淺談伺服電機的工作原理及其應用
一.伺服電動機的概念
伺服電動機又稱執行電動機,在自動控制系統中,用作執行元件,把所收到的電信號轉換成電動機軸上的角位移或角速度輸出。用作自動控制裝置中執行元件的微特電機。又稱執行電動機。其功能是將電信號轉換成轉軸的角位移或角速度。伺服:一詞源于希臘語奴隸的意思。人們想把伺服機構?當個得心應手的馴服工具,服從控制信號的要求而動作。在訊號來到之前,轉子靜止不動;訊號來到之后,轉子立即轉動;當訊號消失,轉子能即時自行停轉。由于它的?伺服?性能,因此而得名。
二.伺服電動機的工作原理
1.伺服主要靠脈沖來定位,基本上可以這樣理解,伺服電機接收到1個脈沖,就會旋轉1個脈沖對應的角度,從而實現位移,因為,伺服電機本身具備發出脈沖的功能,所以伺服電機每旋轉一個角度,都會發出對應數量的脈沖,這樣,和伺服電機接受的脈沖形成了呼應,或者叫閉環,如此一來,系統就會知道發了多少脈沖給伺服電機,同時又收了多少脈沖回來,這樣,就能夠很精確的控制電機的轉動,從而實現精確的定位,可以達到0.001mm。
直流伺服電機分為有刷和無刷電機。有刷電機成本低,結構簡單,啟動轉矩大,調速范圍寬,控制容易,需要維護,但維護方便(換碳刷),產生電磁干擾,對環境有要求。因此它可以用于對成本敏感的普通工業和民用場合。無刷電機體積小,重量輕,出力大,響應快,速度高,慣量小,轉動平滑,力矩穩定。控制復雜,容易實現智能化,其電子換相方式靈活,可以方波換相或正弦波換相。電機免維護,效率很高,運行溫度低,電磁輻射很小,長壽命,可用于各種環境。
2.交流伺服電機也是無刷電機,分為同步和異步電機,目前運動控制中一般都用同步電機,它的功率范圍大,可以做到很大的功率。大慣量,最高轉動速度低,且隨著功率增大而快速降低。因而適合做低速平穩運行的應用。
3.伺服電機內部的轉子是永磁鐵,驅動器控制的U/V/W三相電形成電磁場,轉子在此磁場的作用下轉動,同時電機自帶的編碼器反饋信號給驅動器,驅動器根據反饋值與目標值進行比較,調整轉子轉動的角度。伺服電機的精度決定于編碼器的精度(線數)。
三.伺服電動機的分類
伺服電動機分交、直流兩類。交流伺服電動機的工作原理與交流感應電動機
相同。在定子上有兩個相空間位移90°電角度的勵磁繞組Wf和控制繞組WcoWf接一恒定交流電壓,利用施加到Wc上的交流電壓或相位的變化,達到控制電動機運行的目的。交流伺服電動機
具有運行穩定、可控性好、響應快速、靈敏度高以及機械特性和調節特性的非線性度指標嚴格(要求分別小于10%~15%和小于15%~25%)等特點。直流伺服電動機的工作原理與一般直流電動機相同。電動機轉速n為n=E/K1j=(Ua-IaRa)/K1j式中E為電樞反電動勢;K為常數;j為每極磁通;Ua,Ia為電樞電壓和電樞電流;Ra為電樞電阻。改變Ua或改變φ,均可控制直流伺服電動機的轉速,但一般采用控制電樞電壓的方法。在永磁式直流伺服電動機中,勵磁繞組被永久磁鐵所取代,磁通φ恒定。直流伺服電動機具有良好的線性調節特性及快速的時間響應。
四.伺服電動機的特點
一般分為直流伺服和交流伺服.對于直流伺服馬達,優點:精確的速度控制,轉矩速度特性很硬,原理簡單、使用方便,價格優勢缺點:電刷換向,速度限制,附加阻力,產生磨損微粒(對于無塵室).對于交流伺服馬達,優點:良好的速度控制特性,在整個速度區內可實現平滑控制,幾乎無振蕩;高效率,90%以上,不發熱;高速控制;高精確位置控制(取決于何種編碼器);額定運行區域內,實現恒力矩;低噪音;沒有電刷的磨損,免維護;不產生磨損顆粒、沒有火花,適用于無塵間、易暴環境慣量低;缺點:控制較復雜,驅動器參數需要現場調整PID參數整定,需要更多的連線.
五.交流伺服電動機的發展現狀
隨著數控技術的迅速發展,伺服系統的作用與要求越顯突出,交流伺服電動機的應用也越來越為廣泛。針對直流電動機的缺陷,如果將其里外作相應的調整處理,即把電驅繞組裝在定子、轉子為永磁部分,由轉子軸上的編碼器測出磁極位置,就構成了永磁無刷電動機,同時隨著矢量控制方法的實用化,使交流伺服系統具有良好的伺服特性,其寬調速范圍、高穩速精度、快速動態響應及四象限運行等良好的技術性能,使其動、靜態特性已完全可與直流伺服系統相媲美。同時可實現弱磁高速控制,拓寬了系統的調速范圍,適應了高性能伺服驅動的要求。目前,在機床進給伺服中采用的主要是永磁同步交流伺服系統,有三種類型:模擬形式、數字形式和軟件形式。模擬伺服用途單一,只接收模擬信號,位置控制通常由上位機實現。數字伺服可實現一機多用,如做速度、力矩、位置控制。可接收模擬指令和脈沖指令,各種參數均以數字方式設定,穩定性好。具有較豐富的自診斷、報警功能。軟件伺服是基于微處理器的全數字伺服系統。其將各種控
制方式和不同規格、功率的伺服電機的監控程序以軟件實現。使用時可由用戶設定代碼與相關的數據即自動進入工作狀態。配有數字接口,改變工作方式、更換電動機規格時,只需重設代碼即可,故也稱萬能伺服。交流伺服已占據了機床進給伺服的主導地位,并隨著新技術的發展而不斷完善,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。一是系統功率驅動裝置中的電力電子器件不斷向高頻化方向發展,智能化功率模塊得到普及與應用;二是基于微處理器嵌入式平臺技術的成熟,將促進先進控制算法的應用;三是網絡化制造模式的推廣及現場總線技術的成熟,將使基于網絡的伺服控制成為可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