檢查驅動電路,共6片A316J承擔6路驅動脈沖輸出任務,有3片輸出上臂脈沖的驅動電路損壞,但沒有同型號的集成電路更換。根據維修其他
型號變頻器的經驗,可用3片(擔任三相下臂驅動的)A316J擔任三相oc信號報警輸出,即能滿足保護要求。故將另3片用3120驅動光鵲IC替換。原IC為16腳雙列貼片封裝,換用IC為8腳雙列直插式封裝。連接也較為方便,只將新IC的腳8對焊原腳12、腳13,將新IC的腳5對焊原腳9、腳10,將新IC的腳6和腳7相連后對焊原腳
11o因原IC輸入方式為運放輸入,新IC為光電管輸入,故需較大的輸入電流。拆除原輸入側的202接地電阻,換為5.IkD電阻;將新IC的腳3接地;原腳1串人3000電阻后接入新IC的腳20通電試之,靜態電壓正常。
換用新CPU主板后,通電檢測6路驅動電路的靜態輸出負電壓和動態脈沖輸出,均正常。將損壞的IGBT模塊換新后,試機正常。
VWS5.5HF3EH型日立變頻器啟動后,變頻器發出“吱吱”的fl?。萋暎曇綦S頻率的上升逐漸變得尖銳刺耳。聲音持續約4s后,變頻器發出故障報警信息,顯示屏匾示“OCACCEL”。無論帶負載還是空載,都是如此。
由于是開機升速出現過電流,為了排除加速時間短的因素,于是修改加速時間,由原來的10s改為30s,但故障依舊。按照變頻器的使用經驗,空載情況下,即使變頻器無加速延時時間立即進入規定頻率也不應有過電流產生。拔掉GTR驅動信號線測量驅動信號,發現每路信號都有,并且相位也正確。由于此變頻器過去有人修過而沒修好,因而懷疑主電路的走線不合理引起干擾造成過電流。改變走線位置,但沒有什么成效。又懷疑大電容器漏電嚴重產生大的脈動,造成過電流。檢查電容器的容量和充放電性能,沒發現異常現象。最后懷疑是驅動部分的問題。
當不接GTR模塊時,變頻器沒有過電流保護;
→旦接GTR模塊,變頻器就有過電流保護。在變頻器驅動信號全部正常的情況下,產生故障可能有兩個原因:一是驅動模塊的能力衰退,不能驅動接線拆除,送電試機正常。
GTR;二是電容器失效造成驅動電源不穩定,負載能力減弱,供給GTR基極的信號不正常,使CTR開關時間配合不好,造成主電路過電流。由于電容器是易損件,故首先檢查電容器。把所有的電容器都拆下檢查,漏電流基本上沒有差別,充放電性能也很正常。用電容表測量時發現有一個電容器的容量比其他電容器的容量小,但不明顯,就沒有更換它。于是換驅動模塊,從正常的變頻器上拆下確定是好的模塊換到這臺變頻器上,開機試驗故障依舊。驅動模塊出故障的可能排除了。由于三相輸出同時出問題的可能性較小,為了確定是哪一相出問題,只接→相的驅動信號(Bl、Ll和B2、口),通電單相試驗,發現一相輸出正常,其他兩相無論接哪一相都保護動作。由于三相輸出的驅動器件相同,所以采用正?;芈泛凸收匣芈废嗤骷φ{的方法找故障件。最后找出了故障原因,問題還是出在那個容量比較小的電容器上。由于該電容器的容量不足造成驅動信號失常,使變頻器工作時過電流。更換電容器后,變頻器工作恢復正常。
維修經驗與體會:在變頻器維修中,有些元件受溫度漂移、離散性及電流、電壓的影響,拆下來用萬用表測量正常,而一上機便呈現不良狀態,容易誤導維修者。在這種不能準確判斷元件好壞的情況下,采用替換法是最快捷的方法?,F在遇到驅動電路疑難故障,做法是把驅動電路的小電容器全部拆下來,測一下是否漏電和失效,將可疑小電容器全部替換。
東元7300PA型、3.7kW變頻器送修。接通電源,檢測U、V、W,三相有輸出,但嚴重不平衡,判斷有驅動電路異?;蚰K損壞。測量逆變電路功率級U豐目內部上臂二極管,開路。一般情況下,與此二極管并聯的IGBT管往往也已經損壞c而事實上,IGBT管子由短路電流燒斷,所并聯的二極管受沖擊同時損壞。
將逆變模塊SPii12E拆除后,通電準備檢測6路驅動電路。一通電,變頻器即跳過熱故障,CPU在故障狀態鎖定了驅動脈沖的輸出。由于元觸發脈沖輸出,故無法檢測驅動電路的好壞。必須先臨時解除過熱故障的鎖定狀態,才能檢查驅動電路的好壞。
觀察線路板,逆變模塊有兩個標有Tl、T2的端子,可能為模塊內部過熱報警輸出端子,一端經一只電阻引人5V電源,另一端接地。當T2端子懸空時,Tl端子經上拉電阻輸出高電平模塊過熱信號,保護停機。試將Tl、12端子短接后送電,不再出現保護停機。
檢查U相上臂IGBT驅動電路,無觸發脈沖輸出。將驅動電路(IC/PC923)換新后,6路脈沖輸出正常。
3結語
檢修變頻器驅動電路,某一路IGBT管損壞;后,相應的驅動IC也會因沖擊同時造成損壞,也必須對該損壞模塊同一支路的驅動IC進行檢查。不能倉促換用新模塊,以免造成換t的新模塊國驅動電路異常造成再度損壞。